5月6日,由厦大金融学科组织的“2015级金融专硕开题答辩暨金融保险专硕校外导师圆桌论坛”在厦大经济楼成功举行。
上午进行的是2015级金融专硕开题答辩,一共有32名学生,分为四组。各位导师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对接下来的论文写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午,第三届金融保险专硕校外导师圆桌论坛在经济楼A501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融监管强化背景下的资产配置”。论坛由许文彬教授主持。
首先,金融系主任郭晔教授致开幕词。郭老师从专硕招生、省级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人才引进等方面介绍了金融学科近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各位导师一直以来对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接着,来自业界的8位校外导师围绕主题展开发言。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学军博士首先畅谈了“新常态下如何在证券市场进行资产配置”。他预测,未来90%的IPO可能来自新三板,具有上市预期的新三板公司将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尽管目前这些新三板公司的PE倍数较高,但新常态下很难下降,评估企业是否具有上市可能依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营业部直营团队负责人陈中梁从产业投资、企业管理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资产配置的方向和侧重点。他认为投资的时机很重要,后发优势更重要,即市场需求清楚的情况下再投资成功的几率更高。东方睿赢总裁兼创始人、高级工程师黄兴红提出,从战略上藐视强监管带来的负面影响、战术上深入挖掘两类企业:第一类是市场能力极强的企业,比如华为等,第二类是技术能力极强的企业,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等。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部门总经理张延峰认为,当前应该借助美元升值的机会,进行FOF资产配置及量化策略性产品配置。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资本运作部总经理黄学敏博士认为,对标的及行业充分熟悉是资产配置的重要前提,在当前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大有可为。泰康人寿厦门企业年金中心总经理林淑红女士以“泰康之家”为切入点,介绍了我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她认为医疗及健康相关的商业保险将会因医疗支出的有效减缓而得到迅猛发展。万丰金融控股集团、高级经济师谢清河通过钢贸等一系列实例生动阐述了强监管将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挑战和风险,并指出新能源、新材料及健康领域值得投资关注。深圳凌云至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金超认为,强监管环境下首先要明确监管目标,考虑约束条件带来的影响,充分做好负债管理、精细化管理及风险因子的配置。
最后,郭晔教授做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导师莅临经济学院参加本次校外导师圆桌论坛以及上午举行的2015级金融硕士开题答辩,并邀请导师们参加7月初即将召开的金融科技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 巫启明)